在借贷关系中,担保人往往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,如果借款人无法履行还款义务,担保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。那么,如果借款人被起诉了,担保人不还款怎么办呢?
首先,担保人需要了解自己的法律责任。根据《担保法》规定,担保人对债务的履行负连带清偿责任,即债权人可以要求担保人直接偿还债务。因此,如果借款人被起诉,担保人即使没有收到法院的传票或判决书,也应当主动了解情况,并及时履行还款义务。
担保人可以采取的措施
担保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:
及时联系债权人和借款人:了解案情,协商还款方案。
向法院申请减轻或免除担保责任:如果担保人是因过失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履行担保义务的,可以向法院申请减轻或免除担保责任。
提起诉讼:如果担保人认为债权人或借款人有违法行为,可以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需要注意的是,担保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,如果向法院申请减轻或免除担保责任,法院会综合考虑担保人的过错程度、履行能力等因素做出判决,担保人获得减轻或免除担保责任的可能性较小。
如何避免担保人不还款的风险
作为借款人的朋友或亲属,在为他人提供担保时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担保人不还款的风险:
谨慎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:在提供担保前,要充分了解借款人的经济状况和还款能力。
明确担保的范围和期限:在担保合同中明确约定担保的债务金额、范围和期限,避免因担保范围不明确而承担过多的责任。
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或质押担保: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或质押担保,以降低自己的担保风险。
定期跟踪借款人的还款情况:在担保期间,定期关注借款人的还款情况,发现异常及时提醒借款人。
提供担保虽然是出于好意,但也要量力而行,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在提供担保前,一定要慎重考虑,充分了解自己的法律责任和风险,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