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二手房贷款不太一样,先公证后放款
这跟新房贷款不一样,新房贷款是银行先把钱放给开发商,等房子盖好了再放给买房的人。但二手房交易,房子已经盖好了,银行为了确保自己的钱不会打水漂,就会先要求买房的人跟卖房的人去公证处签合同,确认交易是真的,房子确实过户到买房的人名下了,银行才会放款。
具体流程是这样的:
1. 买房人和卖房人达成买房协议,去公证处公证《房屋买卖合同》。
2. 买房人带着公证后的合同去银行申请贷款,银行审核通过后,放款给卖房人。
3. 卖房人拿到钱后,把房子过户到买房人名下。
所以,买二手房贷款的话,公证是必须的,而且要在放款前完成。
为什么买二手房贷款要公证?
因为二手房交易涉及到资金安全和产权转移问题,公证可以起到以下作用:
1. 确认合同的真实性,防止一方毁约。
2. 确保产权的转移安全,防止出现产权纠纷。
3. 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。
如果不公证,一旦出现问题,买房人或者卖房人都可能遭受损失。
所以,为了安全起见,买二手房贷款时一定要先公证。
公证需要什么材料?
办理公证时,需要准备以下材料:
《房屋买卖合同》
卖房人的身份证、户口本
买房人的身份证、户口本
房屋权属证明(如房产证、土地证)
其他相关材料(如委托书、贷款合同等)
准备好材料后,就可以去公证处办理公证了。
公证费是多少?
公证费根据公证事项和标的额来收取,一般来说,二手房买卖合同公证费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。
具体费用可以咨询当地的公证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