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房公积金作为一项住房保障制度,旨在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。而公积金贷款则是公积金制度中一项重要的住房融资方式,为职工购房、建房、大修住房提供低息贷款。那么,在公积金贷款期间,职工能否提取公积金呢?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答。
政策规定
按照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,职工在申请公积金贷款并签订借款合同后,不得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余额。也就是说,在公积金贷款还清之前,职工不得提取公积金。
例外情况
不过,也有例外的情况,即职工满足以下条件时,可以提取公积金:
借款人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,且不存在法定继承人;
借款人与配偶离婚,且房屋产权归属非借款人所有;
借款人出境定居,且注销中国户籍;
借款人偿还公积金贷款本息累计达到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限,且公积金账户余额不足归还贷款本息时,可以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归还贷款本息;
符合国家有关规定,经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批准的其他情形。
温馨提示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例外情况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并经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提取公积金。因此,在申请公积金提取时,建议职工按照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的规定和流程办理。